云南公务员考试网
13312581864
您现在位置:首页> 备考资料  >  国考公务员  >  行测备考  >  行测题库  >  正文

图怪兽_50ecf19a4d8aaa80532c06536e77e9f1_42914.jpg

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1.有思想家说:“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对于这句话.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法律归根到底是由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B.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之问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

  C.立法者的工作往往就是把现实存在的社会关系及其社会规范上升为国家法律

  D.法律是客观规律的真实体现,不掺杂任何主观性、意志性因素在内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2.在人类历史上,科技发明和人工工程产生“出人意料”、“始料不及”甚至“事与愿违”的事情,并不少见。日本岩手县附近的釜石市耗时近30年、花费1220亿日元(约合94亿元人民币),于2009年建成了被吉尼斯认定为世界“最大最深的防波堤”,并坚信有了它就可以使居民免遭海啸袭击。然而,面对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大海啸,“最大最深的防波堤”依然无能为力,整个釜石市区被海水吞没。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科技发明和人工工程可能无法实现其初衷

  B.科技发明和人工工程无力对抗自然灾害

  C.釜山市“最大最深的防波堤”名不副实

  D.日本地震及大海啸造成的破坏程度远超预想


  第三部分 类比推理

  3.商场:顾客

  A.发布会:记者

  B.书店:书

  C.火车:列车员

  D.考试:大纲


  第四部分 数字推理

  4.-8,15,39,65,94,128,170,( )

  A.180

  B.210

  C.225

  D.256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5.1.2009年末与2005年末比,我国第二产业人员年均增加(   )。

  A.720万人

  B.708万人

  C.566.4万人

  D.900万人


  5.2.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为(   )。

  A.44.1∶27.8∶28.1

  B.38.1∶27.8∶34.1

  C.44.8∶23.1∶31.4

  D.39.6∶27.2∶33.2


  5.3.我国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为(   )。

  A.6.3%

  B.12.6%

  C.18.1%

  D.8%


  5.4.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就业人数增加最快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B.乡村就业人员

  C.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

  D.城镇就业人员


  5.5.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从2005年到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大幅回落

  B.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速度小于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增长速度

  C.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为持续增加

  D.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为持续下降

~答案在后面呦~

图怪兽_2665a70e6cefb6fb89c5bb5f79a6b071_65086.png

10月23日开课(仅开一期)
25天

全方位突击行测、申论所有题型及考点,

帮助学员迅速提升解题的速度及准确率。

考前冲刺讲解,对考点热点进行预测分析。

授课教师:张传平、肖杰、杨洋、胡博雅、徐达显等老师

收费标准:6500元

2022年国考公务员培训课程

火热报名中!


10月份普通话测试报名!欲报从速!


2021年会计继续教育火热办理中...


学历提升(高起专、专升本、在职研)!


2022年烟草招聘考试课程报名!


10月份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已开始!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更多精彩,右边扫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获取呦!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微信视频号
云南公务员培训公众号二维码.jpg
抖音号.png
微信视频号.jpg
扫码关注
带你发现更多不一样

图怪兽_4d667729d1249a6c6263b172ba4d7030_96431.jpg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D

  【解析】:法律归根到底是由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但是并不排除人的意志和理想。故本题答案选D。


  2.答案: A

  【解析】:文段首句“科技发明和人工工程产生‘出人意料’、‘始料不及’甚至‘事与愿违’的事情,并不少见”即核心观点,之后举例论证观点。核心观点的主语是“科技发明和人工工程”,对比A、B选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A项符合文意,故选A。


  3.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地点和人物的对应关系,顾客可以在商场购物。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A,记者可以在发布会上提问。B项是地点和事物的对应。C项列车员是火车工作人员的专称,是一一对应关系。D项是事物和标准的对应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


  5.1.答案: 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2009年末与2005年末相比,我国第二产业人员年均增加==900(万人)。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5.2.答案: B

  【解析】:2009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在我国就业人员总量中的比重约为×100%,首位只能商3,排除A、C;B、D两项具有一定差距,因此可做估算为≈×100%≈38.5%,观察选项,与B选项最接近。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5.3.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约为 ×100%≈×100%,首位只能商8,排除A、B、C。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5.4.答案: 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从2005年到2009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和乡村就业人员都是负增长,所以排除A、B选项。城镇就业人员分为城镇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和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其中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增加4947万人,而城镇就业人员增加31120-27331=3789(万人),说明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应该是减少的。因为城镇就业人员的增长率是介于公有制经济增长率和非公有制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公有制的是负值,所以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增长率>城镇就业人员增长率>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增长率。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整体的增长率是介于两个部分增长率之间的。


  5.5.答案: B

  【解析】:A选项,根据材料“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可知,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数大幅回落的说法错误,A选项错误;

  B选项,根据题意可知,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速度约为,而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增长速度约为=,比较的大小,两个分数的分子差不多大,但是 分母为 3倍多,所以,B选项正确。

  C选项,根据题意,从2005年到2009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呈下降趋势,C选项错误;

  D选项,根据题意,从2005年到2009年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呈上升趋势,D选项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别让不好的心态,埋没了你的光彩
.

事事爱攀比,不能接受别人比自己强;

斤斤计较,总为生活中的小事所扰;

常常抱怨,却不愿做出改变……

如果带着玻璃心生活,受伤的往往都是自己。

胸怀变大了,烦恼就变小了。

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生活节奏,

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从容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