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1、(单选题) 2008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这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哪一项职权?
A.特定问题调查
B.监督国务院的工作
C.讨论和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D.决定重大的国家事项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2、(单选题) 诗人创作诗歌很讲究意境的创设,借物传情,以景物________心境,是其常用的________。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折射 策略
B.烘托 手法
C.衬托 形式
D.暗示 步骤
第三部分 逻辑判断
3、 (单选题)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以下属于发散性思维的一项是:
A.司马光见到小朋友落入水缸,当“救人离水”行不通时,果断地砸破水缸,“让水离人”救了小朋友的命
B.病人因胸痛来门诊检查,医生根据经验考虑可能是气胸、肺炎、心绞痛等,经各项检查,确诊为肺炎
C.根据草莓比香蕉贵,香蕉比苹果贵,苹果比桔子贵得出草莓比桔子贵
D.画家在艺术创作的时候,事先要在脑海中将自己想要呈现的主题、构图和色彩进行安排,呈现出一幅草图
第四部分 数量关系
4、 (单选题) 1,3,0,6,10,9,( )
A.13
B.14
C.15
D.17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5.1、 (单选题) 表中2005年国外游客到达人数高于出国旅游人数的国家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2、 (单选题) 2000年至2005年,以下四国中出国旅游人数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韩国
B.巴西
C.俄罗斯联邦
D.澳大利亚
5.3、 (单选题) 2000—2005年,哪个国家出国旅游人数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国外游客到达人数的发展速度?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5.4、 (单选题) 表中国家按所属大洲分类,2004年出国旅游人数均值最高的是:
A.亚洲国家
B.美洲国家
C.欧洲国家
D.大洋洲国家
5.5、 (单选题) 从资料中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A.法国是表中所列国家中最受欢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B.2005年美国国外游客到达人数的同比增长率小于巴西
C.2000年国外游客到达人数与出国旅游人数最接近的国家是加拿大
D.按国外游客到达人数排序,2000年、2004年、2005年中国在11国中位次不变
2023年国考公务员培训课程
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特岗教师
火热报名中!
三支一扶、特岗教师
备考网课最低99元!
2017-2022年会计继续教育火热办理中...
学历提升(高起专、专升本、在职研)!
2022年烟草招聘考试课程报名!
10月份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已开始!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更多精彩,右边扫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获取呦!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微信视频号
扫码关注
带你发现更多不一样
参考答案及解析
1、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第二步,根据《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六)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题干中听取和审议国务院的工作报告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国务院的工作。
因此,选择B选项。
2、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诗人创作诗歌很讲究意境的创设,借物传情”可知,诗人是借助描写景物来突出自己的心境,该空填入的词应有“突出、突显”之意,并与“心境”搭配。A项“折射”侧重表现事物的表象或实质,意思符合但与“心境”搭配不当,排除A项。B项“烘托”特指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与“诗人创作诗歌”照应,并能够体现诗人用景物突出心境之意,符合文意。C项“衬托”指有事物作为对照突出事物特色,文段强调的是借景物抒情,并非将景物作为陪衬,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暗示”是指用含蓄的语言使人领会,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诗人创作诗歌”可知,“借物传情”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巧。B项“手法”指文学作品的技巧,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3、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
②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救人离水”行不通时,砸破水缸,“让水离人”,体现了“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探求多种答案”,最终救了小朋友的命,体现“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符合定义;
B项:医生根据经验考虑后经过检查确诊疾病,只有检查这一种方式,未体现“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探求多种答案”,不符合定义;
C项:都是通过两两大小比较,通过大于号的传递连锁推理所得,属于同一种方式,并未体现“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探求多种答案”,不符合定义;
D项:创作时先构思草图,按草图作画,未体现“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探求多种答案”,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4、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数列无明显倍数关系,且做差无规律,考虑做和。
第二步,相邻三项做和如图所示:
和数列是基础幂次数列,底数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5+1=6,指数为2的常数数列,和数列下一项为62=36,所求项为36-10-9=17。
因此,选择D选项。
5.1、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第四列和最后一列。
第三步,读数比较可知,2005年国外游客到达人数高于出国旅游人数的国家有:中国(4681万人>3103万人)、巴西(536万人>470万人)、法国(7600万人>2227万人)和澳大利亚(550万人>475万人),共四个。
因此,选择C选项。
5.2、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年均增长率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出国旅游人数”部分。
第三步,根据末期量=初期量×(1+年均增长率),相差年数n=5相同,比较年均增长率的大小关系,比较末期值/初期值即可。代入数据得。韩国:
,巴西
,俄罗斯联邦
,澳大利亚
,故年均增长率最大的为韩国。
因此,选择A选项。
5.3、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值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英国、德国、日本和中国所在行。
第三步,根据发展速度=现期量/基期量,则2000—2005年出国旅游人数和国外游客到达人数的发展速度分别:英国,,前者小于后者,排除A选项;德国,
,前者小于后者,排除B选项;日本,
,前者小于后者,排除C选项;中国,
,
,前者大于后者,符合要求。
因此,选择D选项。
5.4、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的第六列。
第三步,根据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分子加法运算,考虑截位舍相同。亚洲国家包括中国(2885万人)、日本(1683万人)和韩国(883万人),则2004年亚洲国家出国人数均值≈;美洲国家包括加拿大(1955万人)、美国(6181万人)和巴西(374万人),则2004年美洲国家出国人数均值≈
;欧洲国家包括法国(2113万人)、德国(7230万人)、俄罗斯联邦(2415万人)和英国(6419万人),则2004年欧洲国家出国人数均值≈
;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437万人),截位为4与其他进行比较。则2004年出国旅游人数均值最高的是欧洲。
因此,选择C选项。
5.5、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错误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读数比较。定位表格“国外游客到达人数”部分。读数比较可知,法国每年国外游客到达人数都是最高的,因此最受欢迎,正确。
B选项,增长率计算比较。定位表格中美国和巴西所在行。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则2005年国外游客到达人数同比增速分别为:美国=,巴西=
,故美国增速小于巴西,正确。
C选项,和差比较。定位表格中2000年数据。2000年,加拿大国外游客到达人数与出国旅游人数相差1963-1918=45(万人),而韩国相差551-532=19(万人),韩国比加拿大更接近,错误。
D选项,读数比较。定位表格“国外游客到达人数”部分。2000年、2004年、2005年,中国国外游客到达人数在11国中均排名第三,位次不变,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要想成为强者,决不能绕过挡道的荆棘,也不能回避风雨的冲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