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1、(单选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反映的我国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抵御外强
第二部分 片段阅读
生物柴油一直被誉为是减少我们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可能的解决办法。目前大部分采用生物柴油的车辆使用的都是经过再加工的食用油,这种生物柴油的原材料非常昂贵,而且也很稀缺,因此很难进行大规模商业生产。如果生物柴油想对现实生活产生不可磨灭的真正影响,它就必须直接来源于植物。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生产价格低廉的植物生物柴油的化学过程很快就会变成现实。
最近通过大肠杆菌进行的试验表明,这种细菌可能是把植物成功转变成生物柴油的关键。利用植物切实可行地生产生物柴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迄今为止还没有用植物大规模生产这种燃料的可行方法。大肠杆菌能把植物糖分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一种与肥皂类似的化学物质,是一种行得通的燃料的好前体。但是科学家还不确定这种细菌是否具有可供大规模生产的足够的化学“能力”。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想看一看大肠杆菌在把糖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方面是否存在理论上的“限制”,例如这种细菌是否有能力将常规植物转变为“燃料”。相关研究报告称,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研究人员表示:“好消息是大肠杆菌制造脂肪酸衍生物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超强能力,它能以极高的速度把糖转变成燃料。
但是这一过程受到细菌的严密控制,因此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大肠杆菌。科研小组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并在实验室环境下隔离了产生脂肪酸衍生物的分子机制。他们说:“我们想弄明白是什么限制了大肠杆菌处理糖的能力。我们正在询问的这个问题就像是什么限制汽车的速度达到每小时150英里的问题。”
我们发现,大肠杆菌限制脂肪酸洐生物产生的目的,显然是为了阻止这种物质对它造成伤害。它采取的“防御措施”非常有效,但是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能让这种细菌产生更多脂肪酸衍生物。如果研究取得成功,生物柴油将会突然从一个传奇转变成切实可行的商用燃料。
2.1、 (单选题) 目前以食用油为原材料的生物柴油很难大规模生产,主要原因是:
A.市场的认可度不高
B.生产技术尚不成熟
C.原材料昂贵而稀缺
D.无法用于现有车型
2.2、 (单选题) 根据本文,下列最可能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材料的是:
A.植物
B.细菌
C.脂肪酸衍生物
D.石油
2.3、 (单选题) 本文第2段中划线部分“这个问题”指的是:
A.大肠杆菌是否具有制造脂肪酸衍生物的超强能力
B.大肠杆菌能否以极高的速度把糖转变成燃料
C.大肠杆菌能否将常规植物转变成燃料
D.大肠杆菌把糖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在理论上是否可行
2.4、 (单选题) 第3段中划线部分意在说明:
A.目前尚不明确哪些因素会制约大肠杆菌处理糖的能力
B.目前的技术条件很难让大肠杆菌产生更多的脂肪酸衍生物
C.生物柴油在为汽车提供动力方面很难达到石油的水平
D.将植物生物柴油变成商用燃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2.5、 (单选题) 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植物糖分转变成的脂肪酸衍生物就是生物柴油
B.大肠杆菌生存环境对脂肪酸衍生物分子生成机制有影响
C.细菌分解糖分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脂肪酸衍生物
D.目前生物柴油的商用生产尚处于研究阶段
第三部分 数学运算
3、(单选题) 一本书有100多页,小赵每天看6页,第31天看完,小张每天看7页,第26天看完。小周每天看2页,问第几天可以看完?
A.90
B.91
C.92
D.89
第四部分 逻辑判断
4、(单选题) 《天天快报》报社组织拓展训练,最后一天对所有参加拓展的员工进行考核。如果考核结果达到3分或3分以上,记为优秀。在考核之前,有几个人就成绩讨论起来。陈东说:“小军、小霞身体素质都不错,他们俩至少有一个优秀。”牛力说:“训练的时间太短,大家练习都不够,这次没有人能得优秀。”马方说:“怎么可能呢?有人以前就参加过训练,他们一定能得优秀。”
假设这三个人只有一个人的猜测得到了验证,那么一定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牛力说的对,参加拓展的报社成员没有人得优秀
B.没法确定对错,但所有训练成员都得到优秀
C.马方说的对,有人获得了优秀,但也有人不优秀
D.陈东说的不对,小霞没有得到优秀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2009年,我国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新立和在研项目共547项,其中新立项目123项,在研项目424项。国家财政共投入26亿元。
5.1、 (单选题) 2009年我国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有几个领域的投入经费超过2亿元?
A.7
B.8
C.9
D.10
5.2、 (单选题) 2009年我国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项目总数最多的三个领域占所有项目总数的比重约为:
A.32%
B.35%
C.38%
D.41%
5.3、 (单选题) 2009年我国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平均每个农业项目的投入经费约为多少万元人民币?
A.501
B.545
C.592
D.653
5.4、 (单选题) 平均每个项目投入经费高于所有项目平均水平的领域有多少个?
A.3
B.4
C.5
D.6
5.5、 (单选题) 以下关于2009年我国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描述,与资料相符的是:
A.在研项目占项目总数的比重超过80%
B.项目经费最高的领域,其项目经费比最低者的3倍还多
C.平均每个领域的新立项目数量不足10个
D.项目经费最低的领域,其项目总数也是最少的
2022年省考公务员培训课程
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特岗教师
火热报名中!
三支一扶、特岗教师
备考网课最低99元!
5月份普通话测试报名!欲报从速!
2022年会计继续教育火热办理中...
学历提升(高起专、专升本、在职研)!
2022年烟草招聘考试课程报名!
5月份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已开始!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更多精彩,右边扫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获取呦!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微信视频号
扫码关注
带你发现更多不一样
参考答案及解析
1、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第二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之”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会受到祸害而躲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意思是热爱国家永远不变心,不会因为福祸而改变,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涵义一致。
因此,选择A选项。
2.1、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以食用油为原材料的生物柴油很难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原因”出现在文章第一段。根据“目前大部分采用生物柴油的车辆使用的都是经过再加工的食用油,这种生物柴油的原材料非常昂贵,而且也很稀缺,因此很难进行大规模商业生产。”可知,以食用油为原材料的生物柴油很难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昂贵而稀缺。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2.2、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最可能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材料”出现在文章第一段。“如果生物柴油想对现实生活产生不可磨灭的真正影响,它就必须直接来源于植物。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生产价格低廉的植物生物柴油的化学过程很快就会变成现实。”可知,最可能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材料的是植物。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2.3、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这个问题”出现在文章第二段的后半部分。分析“这个问题”的上文语境。上文讲“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想看一看大肠杆菌在把糖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方面是否存在理论上的‘限制’,例如这种细菌是否有能力将常规植物转变为‘燃料’”。下文讲到“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研究人员表示:‘好消息是大肠杆菌制造脂肪酸衍生物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超强能力,它能以极高的速度把糖转变成燃料。’
”根据上下文话题一致的行文逻辑,“这个问题”指代的是细菌是否能将常规植物转变为“燃料”的问题,后文是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进行进一步补充说明。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2.4、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划线部分出现在文章第三段的后半部分。分析划线部分的上下文语境。上文提出了一个观点,即“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大肠杆菌”,需要了解也就意味着我们对大肠杆菌不了解。划线部分是援引的科研小组的观点,目的在于论证前面的观点,即划线部分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还不了解大肠杆菌。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2.5、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文章第二段“大肠杆菌能把植物糖分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一种与肥皂类似的化学物质,是一种行得通的燃料的好前体”,由此可知“脂肪酸衍生物”是一种“燃料的好前体”,而非“生物柴油”,属于曲解文意,不符合原文。B项中“大肠杆菌生存环境”文段并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原文。C项对应文章第二段“大肠杆菌能把植物糖分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文段并没有提到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说法过于绝对,属于曲解文意,不符合原文。D项对应最后一段“如果研究取得成功,生物柴油将会突然从一个传奇转变成切实可行的商用燃料”,说明生物柴油商用尚处于研究阶段,符合原文。
因此,选择D选项。
3、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等式问题。
第二步,设书的页数为x,根据小赵每天看6页,第31天看完,可得30×6+1≤x≤31×6,即181≤x≤186;同理可得25×7+1≤x≤26×7,即176≤x≤182。故书的页数为181或182页。
第三步,无论该书是181页还是182页,小周每天看2页,都需要91天才能看完。
因此,选择B选项。
4、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牛力说的“没有人能得优秀”和马方说的“有人得优秀”为矛盾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定一真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只有一人猜测得到验证”,则真话一定在二人中,那么其余信息为假。陈东说“小军、小霞至少有一个优秀”为假,所以小军和小霞都没得优秀。
因此,选择D选项。
5.1、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项目经费”这一列数据。
第三步,观察发现项目经费超过2亿的有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重要科学前沿、纳米研究共9个。
因此,选择C选项。
5.2、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中的和差类。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项目数量”和“占项目总数的比重”两列。
第三步,观察表格,项目数量最多的三个领域为人口与健康、综合交叉和纳米研究,其占比分别为13.5%、11.1%和9.9%,其占比之和为13.5%+11.1%+9.9%=34.5%,B选项最接近。
因此,选择B选项。
5.3、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计算中的单平均数。
第二步,定位表格中“农业”一行的“项目数量”和“项目经费”数据。
第三步,根据公式平均数=总数/总个数,因选项数量级一致,可以不用考虑单位换算,则平均每个农业项目投入的经费为,直除,首两位商54。
因此,选择B选项。
5.4、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中“占项目总数的比重”和“占所有研究经费的比重”两列。
第三步,根据公式平均数=总数/总个数,总体经费水平为总投入/总项目数,各个项目的平均经费为项目经费/项目数量,求“平均每个项目投入经费高于所有项目平均水平的领域有多少个”,即求(项目经费/项目数量)÷(总投入/总项目数)>1的,化简得(项目经费/总投入)÷(项目数量/总项目数)>1,即“占所有研究经费的比重”>“占项目总数的比重”,观察表格,符合条件的有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材料和量子调控研究共6个。
因此,选择D选项。
5.5、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且需要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现期比重计算,定位文字材料,根据公式比重=部分量/整体量,代入数据即,直除首位商不到8,即占比不足80%,错误。
B选项,现期倍数计算,定位表格材料中 “项目经费”一列,观察可知最高的为人口与健康(3.2亿元),最低的是量子调控研究(1.25亿元),,不足3倍,错误。
C选项,现期平均数计算,根据公式平均数=总数/总个数,定位文字材料“新立项目123项”,定位表格可知一共有12个领域,,错误。
D选项,简单比较中的读数比较,定位表格中“项目总数”和“项目经费”两列,观察可知,项目经费最低的是量子调控研究,其项目总数也是最少的,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要想成为强者,决不能绕过挡道的荆棘,也不能回避风雨的冲刷。
微信